close

永遠模糊的二戰臉譜永遠模糊的二戰臉譜 【2011.08.10. 蘋果日報】國防部建國百年大戲《勇士們》,光是一場開鏡典禮,就被研究者挑出一堆考證不精的瑕疵。表面上,這是個「規模經濟」的問題:台灣主流影劇圈已經很久不碰二戰題材,自然養不起道具這個「邊緣產業」。但如果再追問:為什麼七○年代後,對日抗戰,或者說二次大戰中國戰場這個主題,就絕少在台灣出現。這難道不是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原本最有條件,也最有資格發言、詮釋的題材嗎?除了台灣政治本土化、去中國化的風潮外,另一個重要的原因,恐怕是政治加諸於歷史詮釋的影響,始終沒有認認真真地被去除。 「歷史是過去和現代之間,永無止境的對話」。二戰雖然已經結束66年,但看看西方,以二戰為題材的電影,仍舊不斷地推陳出新。這些電影,故事是二戰,但反映的是拍攝當時的時代精神。例如冷戰時代的《最長的一日》、《硫磺島浴血戰》,訴求國家集體主義,內容是「全善」與「全惡」的對決。但到了《搶救雷恩大兵》,戰爭片開始刻畫戰場上個別士兵、軍官的感受。而克林伊斯威特的《硫磺島兩部曲》,更把觀照角度從「我方」延伸到「敵方」。 政治禁忌成絆腳石眼看著西方的與時俱進,台灣對於二戰題材的創作,只剩一片荒煙蔓草。更嚴重的是,隨著時間過去,威權逐漸消解,對事件、人物的評價,原本應該更豐富、更多元。但在兩岸,談論二戰歷史的人與事,依然處處是「政治地雷」。問個問題:為什麼國軍慶祝建國百年,拍的是張自忠而不是別人?可能的答案之一是,張自忠是個在兩岸都沒有爭議的角色。同樣是二十九軍,換另一個也很知名的場景:盧溝橋打響對日第一槍。接戰的是110旅轄下的219團,旅長是何基灃,團長是吉星文,前者在內戰時投共,後者八二三砲戰時在金門殉職。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,大陸民眾只知盧溝橋之戰有旅長,不知有團長;台灣學生則只知有團長,不知有旅長。國、共各自的政治禁忌,讓須追求兩岸市場收益的創作者,如同面對著一大片處處都可能有地雷的雜草堆,無處落腳。緬甸遠征軍,多麼輝煌的戰績!但問題是,後來不論是前後任指揮官杜聿明、衛立煌,或是新六軍廖耀湘,都在國共內戰中被俘或投共;新一軍孫立人,更因為遷台後的叛變疑雲,成了歷史禁臠。太多二戰期間,在中國戰區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,都因為「後來」的政治不正確,在官方歷史裡成了「不能說的祕密」,「後來」不能說了,「之前」的功勞,索性也一筆勾銷。事實上,在台灣的主流論述裡,二戰中國戰區,除了蔣中正一人,其他的將、官、士、兵,個個面貌模糊難辨。至於共產黨,在可見的未來,更是完全不用期待。我們期待有一天台灣的二戰作品,也能跳脫長年以來的禁忌,拍出足以和當代對話的作品,讓長久以來迷離的二戰群像,變得清晰:它可能嘗試著用李宗仁的眼光看蔣中正;或者國軍在緬甸仁安羌和委頓狼狽的英軍會師時,第一線戰士的驕傲感受;又或者,為了阻擋日軍南北會師,受命炸破黃河花園口堤防的士兵,在炸藥爆炸後,看著流離失所的百姓,他是什麼心情?但觀察這次國防部和電視台簽約,重拍張自忠的故事,除了為張將軍配一個「精神小三」,以迎合「偶像劇」的調性這類無關宏旨的加工外,在貼近歷史真相和多元角度上,實在令觀眾很難以樂觀。【作者:李志德,為媒體工作者】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51532 的頭像
    cc51532

    餐廳餐具

    cc515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